- 吳一泓
我的伴侶有自戀型人格,自戀型人格 6 大特徵

記得電視劇安眠書房裡面的 Joe Goldburg 嗎?雖然許多人可能會直覺認為他有心理變態(Psychopathy)的特質,但是根據許多心理學家,Joe 的行為反而更貼近自戀型人格障礙。
根據統計,大約有 0.5% 的美國人口擁有這種疾病。也就是說,每 200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大約 75% 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為男性,擁有自戀型人格的女性雖然較少,但是並不是沒有。
如果不想要像 Becca 一樣陳屍 Joe 書房地下室的話,今天就來討論自戀型人格的 6 大特徵吧!
自戀型人格 6 大特徵
#1. 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自視甚高)
自戀型人格患者相信自己就是比別人還要好,不只是單純的自我感覺良好,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僅如此,他們喜歡誇大、並且謊稱他們自己有多好的成就和天賦。當他們提到工作和親密關係時,你只會聽到他們誇耀自己貢獻多少,自己多好,能夠和他來往有多好。

自戀型人格「自我良好」生活中的例子:
通常在同學會上,除了寒暄問暖了解一下彼此最近的狀況如何,最常討論的話題就是工作待遇或是職場上遇到的一些鳥事情。大部分的人都只會將自己真實碰到的事情說出來分享。
然而,時常有些人就是會吹噓自己在職場受多受重用,要是看到某些作品被刊登、呈現,甚至會說那是自己一人的成就,絲毫不把別人的努力給放在眼裡。
#2. 需要他人的欽佩及讚美
自戀型人格患者的優越感就像氣球一樣會慢慢洩氣,除非有持續不斷的掌聲和讚美才能避免他沒氣。那種偶然的讚美,對他們而言根本沒有,只有持續的讚美來滿足他們的自傲才有用。
他們會環繞在那些願意滿足、迎合他的人身邊,好讓自己能一直能獲得讚美。而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這通常會形成另一個伴侶不斷的迎合,而如果自戀型人格患者發現你沒有繼續稱讚他們的話,他們會認為你是背叛她。

自戀型人格「需要他人的欽佩」生活中的例子: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如果被稱讚是什麼反應?害羞、欣然接受,還是覺得這沒有什麼,很正常。但自戀型人格患者會認為就僅僅這樣嗎?以我的才華能耐應該更值得更多的掌聲吧!一旦這些讚美跟關注不再有了,他們就會以偏激的行為來吸引注意或希望獲得更多的讚美。
#3. 認為自己應該享有特權
由於自戀型人格患者認為自己很特別,會期望自己應有不同的特權。他們深深相信自己想要的,能有的,全都屬於自己;亦或是希望自己會有特殊待遇,別人會自動順從他所期待的。
如果你不能夠滿足他們所要的,你會被他們認為對他們而言是沒用的。假如你有勇氣去拒絕,或是足夠”自私的”去要求回報,那,你就準備好接受他們的無理、傲慢、和冷漠吧。

自戀型人格「認為自己擁有特權」生活中的例子:
這個特徵就好比大家常常掛在口邊的「公主病」和「王子病」,如果身邊有朋友剛好交到這類型的男女朋友,你可能會聽到類似的台詞如:「為什麼他可以有,我就不行啊?」「這東西本來就歸我的,憑什麼他們也會有?」,等等。
通常是家庭教育習慣把她們捧得太高,覺得自己無與倫比,才會在一段關係中也把這些要求和該享有的特權一併表現出來。
#4. 相信自己是獨特的、擁有高地位的
除了認為自己需享有特權和自視甚高以外,自戀型人格還會認為自己的獨特、和他人完全不同,只有少數人或是居高位者夠格配上他的獨特或是能夠理解他們的特別之處。
這和認為自己是特權者的感覺有些相近,他們會認為別人都不夠資格和自己相提並論,只有我自己是最好、最獨特、最有魅力的。就像是認為自己天生是來拯救世界的英雄。

自戀型人格「相信自己是獨特的」生活中的例子:
試著回想,或是想像,是否有在工作上碰到過自尊自大、目中無人的上司或是主管?他們深信自己和你不同,相信自己的能力及不凡特殊才能夠到達這個位子,而你只不過是他們下面的一個棋子罷了。
他們的能力,你們不懂,而盼望著有一天,總有個特殊人物會欣賞他們的才華。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能夠自我察覺到,自己的眼高手低,但內心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會認為自己為什麼不會是電影裡的主人翁?為什麼不會是頒獎台上的人?
#5. 對他人缺乏同理心
通常自戀型人格患者都會認為自己最重要,只要自己快樂就好,他們無法真正理解身邊的人,任何事情都和自己相關。
沒辦法和其他人同甘共苦,沒辦法去理解他人為什麼會有如此感受,對於他人的情感需求也是一概否決。甚至不認為自己在佔他人便宜,透過這種行為好達成自己的目的。

自戀型人格「對他人缺同理心」生活中的例子:
最近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上打人的事情炒得沸沸揚揚,而有些網友在翻閱他的歷史時在2019年一段與他老婆對話的影片。影片內容大致上是威爾史密斯老婆突然開始錄影他,希望用他的身分和社交地位來宣傳她之後的節目,而史密斯提出下次要錄影前能不能先說,而他老婆則是無視他的需求,甚至將鏡頭轉向自己,貶低對方的情緒反應。有專家指出,史密斯老婆的行為正是標準自戀人格的心理。
#6. 喜歡剝削他人,也不會因此而羞愧
自戀型人格患者絕不可能會替他人著想,簡單來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同情心,這點和第五點有點相同,但又不完全一樣。
在他們眼裡,其他人就是只是他們的工具,他們想要什麼,就從他們身上拿,如果你不給,我就羞辱你,罵你。有些時候甚至批評你的愛好、興趣,久而久之你就會開始認為他們是對的, 然而他們也壓根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影響著其他人。

自戀型人格「剝削他人」生活中的例子:
相信大家對於高嘉瑜的事件都不陌生,而她所交往的對象正恰好是有此人格障礙的患者,在交往期間,她男友都用恐嚇、脅迫的方式好讓她順從自己。
或許一開始只是用言語暴力的方式去控制,一旦發現對方有反抗的時候,就會用更激烈的的方式好讓對方服從自己,時間一長之後,自己就會像空殼一般,只會聽從他的指示。然而,他則會正當化所有自己對伴侶的一切行為,我是愛他才這麼做的。
想知道更多嗎?✨ 5 種應對自戀型人格伴侶的方式 |
結語
筆者認為,其實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人格上的缺陷,只是沒有發展到成為人格障礙的情況。通常最後發展成人格障礙,多半是由於原生家庭的教育或是給予的觀念所導致的。
許多人在初次碰到這類交往對象是,通常不會太快察覺,反而都會先檢討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從而越陷越深。以筆者過往的經驗來看,「逃跑」是唯一的上上策,患有人格障礙的人需要耗費極大的心力及耐力去治療追蹤,過程中更是百般艱難。
但如果交往對象真的有心想要去治療,而你也願意陪他/她去試試看,我認為還是能夠努力看看的,畢竟既然在一起了,就試著讓關係變得健康。希望各位在選擇伴侶時,或是在相處時,可以多多注意對方的言行舉止是否不太一樣,談戀愛不該是低身下氣,而是在一段關係中也能夠保有完整的自己。